半个月前,我们对水稻种植合作社、种粮大户、农机手等群体进行了一项调查,旨在了解水稻插秧机质量、尤其是作业质量的情况,听听插秧机用户的真实评价。现将调查结果向朋友们汇报一下!
先说结论:
1、总体来看,用户对插秧机质量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,超过93%的用户表示对插秧机作业质量感到满意,超过90%的用户表示对售后维修感到满意。
2、插秧机适用性较高,对不同秧苗条件、地块条件、农艺要求的适用性均超过90%。
3、插秧机故障率较高,尤其是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故障率近60%。
回收问卷情况简述
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0份,调查机型以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为主,占比82%,手扶式插秧机占比18%。在使用时长方面,使用三个作业季及以上的用户最多,占比近60%。乘坐式插秧机品牌以洋马、久保田、苏州久富和东风井关为主,而手扶式插秧机品牌多为苏州久富,占比超80%。
乘坐式插秧机调查情况
1、作业质量满意度
93%的用户对乘坐式插秧机的作业质量表示满意,整体的满意度水平比较高。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【伤苗率过高】【容易浮苗倒苗】【插秧散乱】【漏插率过高】
关于乘坐式插秧机作业质量,用户有话说:
“看驾驶员技术”
“国产化后质量差一点”
2、插秧机的适用性
从本次调查结果看,乘坐式插秧机的适用情况良好,基本能够适用于不同秧苗、地块条件,满足当地农艺要求,田间行走通过性良好。
当然也有部分用户提出不同意见:
1)关于秧苗条件的适用性,用户有话说:
“秧苗小的、过大的,效果不好”
“不能插20公分以上的”
“必须专用秧盘”
“挑苗,对秧苗质量要求高”
“秧爪秧盘不匹配”
“要用15天-18天的秧苗,太大太小不行”
“秧盘育的苗能用,其他苗用不了”
“秧苗高于35cm时漏插率高”
“超高秧龄无法栽插”
2)关于地块条件的适用性,用户有话说:
“软田易陷”
“太深了会塌”
“一地一调”
“跑不动,主要是动力问题”
“分沙地和湿地,需要调一下”
“田块不平,耕作层超过35cm或高差大的田块无法机插”
3)关于能否满足当地农艺要求,用户有话说:
“插秧过深”
“性能有差距”
“由于对水稻育秧环节要求比较严,所以很多农民散户都采取抛秧模式,造成插秧机利润率不高”
4)关于田间行走通过性,用户有话说:
“经常坍塌”
“田脚深,动力小”
“转弯掉头挖泥深且多”
“马力不足”
“泥巴深点的行走困难”
“田埂的通过性有待提高”
3、故障发生率
本次调查中,60%的乘坐式插秧机发生过故障,故障发生率较高。故障主要发生在栽植部分,其次为传动部分和底盘行走部分。
关于乘坐式插秧机故障率问题,用户有话说:
“在南方动力上稍逊于洋马”
“发生过小故障,很简单就处理掉了”
“第二年开始,各方面都不太好了”
“3年之后,栽插容易出问题”
手扶式插秧机调查情况
1、作业质量满意度
手扶式插秧机用户满意度好于乘坐式,达到95%,只有5%的用户对作业质量表示不满意,主要原因包括【漏插率过高,需要人工补苗】【容易浮苗、倒苗】【伤苗率过高】【栽植深度不合适】
2、插秧机的适用性
本次调查显示,手扶式插秧机的适用情况良好,在田间行走通过性方面明显好于乘坐式。
尽管如此,也有部分用户反映机器不适用的情况:
1)关于秧苗条件的适用性,用户有话说:
“插秧机伤苗多,秧苗素质不好漏插,深浅不一,洼地不走”
“只能用标准育秧盘育的苗才能用”
“秧苗过长后挡扞带秧,前棵秧苗叶会被二次插入泥土里。”
“秧苗不能太大”
2)关于地块条件的适用性,用户有话说:
“洼地不走”
“破碎的面积小梯田不适宜”
“泥泞地块陷车”
“田块要平整”
3)关于田间行走通过性,用户有话说:
“田边上长期大拖作业,转弯容易陷车”
3、故障发生率
本次调查中,21%的手扶式插秧机发生过故障,故障发生率相较于乘坐式插秧机来说处于较低水平。故障主要发生在栽植部分,其次为传动部分和底盘行走部分。
插秧机售后服务调查情况
从本次调查结果看,用户对插秧机产品的售后服务总体满意,满意率达到90%。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包括【售后维修响应慢】【三包外配件难买或很贵】【服务承诺未兑现】【售后人员态度差】【联系不上厂家或经销商】
半个月前,我们对水稻种植合作社、种粮大户、农机手等群体进行了一项调查,旨在了解水稻插秧机质量、尤其是作业质量的情况,听听插秧机用户的真实评价。现将调查结果向朋友们汇报一下!
先说结论:
1、总体来看,用户对插秧机质量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,超过93%的用户表示对插秧机作业质量感到满意,超过90%的用户表示对售后维修感到满意。
2、插秧机适用性较高,对不同秧苗条件、地块条件、农艺要求的适用性均超过90%。
3、插秧机故障率较高,尤其是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故障率近60%。
回收问卷情况简述
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0份,调查机型以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为主,占比82%,手扶式插秧机占比18%。在使用时长方面,使用三个作业季及以上的用户最多,占比近60%。乘坐式插秧机品牌以洋马、久保田、苏州久富和东风井关为主,而手扶式插秧机品牌多为苏州久富,占比超80%。
乘坐式插秧机调查情况
1、作业质量满意度
93%的用户对乘坐式插秧机的作业质量表示满意,整体的满意度水平比较高。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【伤苗率过高】【容易浮苗倒苗】【插秧散乱】【漏插率过高】
关于乘坐式插秧机作业质量,用户有话说:
“看驾驶员技术”
“国产化后质量差一点”
2、插秧机的适用性
从本次调查结果看,乘坐式插秧机的适用情况良好,基本能够适用于不同秧苗、地块条件,满足当地农艺要求,田间行走通过性良好。
当然也有部分用户提出不同意见:
1)关于秧苗条件的适用性,用户有话说:
“秧苗小的、过大的,效果不好”
“不能插20公分以上的”
“必须专用秧盘”
“挑苗,对秧苗质量要求高”
“秧爪秧盘不匹配”
“要用15天-18天的秧苗,太大太小不行”
“秧盘育的苗能用,其他苗用不了”
“秧苗高于35cm时漏插率高”
“超高秧龄无法栽插”
2)关于地块条件的适用性,用户有话说:
“软田易陷”
“太深了会塌”
“一地一调”
“跑不动,主要是动力问题”
“分沙地和湿地,需要调一下”
“田块不平,耕作层超过35cm或高差大的田块无法机插”
3)关于能否满足当地农艺要求,用户有话说:
“插秧过深”
“性能有差距”
“由于对水稻育秧环节要求比较严,所以很多农民散户都采取抛秧模式,造成插秧机利润率不高”
4)关于田间行走通过性,用户有话说:
“经常坍塌”
“田脚深,动力小”
“转弯掉头挖泥深且多”
“马力不足”
“泥巴深点的行走困难”
“田埂的通过性有待提高”
3、故障发生率
本次调查中,60%的乘坐式插秧机发生过故障,故障发生率较高。故障主要发生在栽植部分,其次为传动部分和底盘行走部分。
关于乘坐式插秧机故障率问题,用户有话说:
“在南方动力上稍逊于洋马”
“发生过小故障,很简单就处理掉了”
“第二年开始,各方面都不太好了”
“3年之后,栽插容易出问题”
手扶式插秧机调查情况
1、作业质量满意度
手扶式插秧机用户满意度好于乘坐式,达到95%,只有5%的用户对作业质量表示不满意,主要原因包括【漏插率过高,需要人工补苗】【容易浮苗、倒苗】【伤苗率过高】【栽植深度不合适】
2、插秧机的适用性
本次调查显示,手扶式插秧机的适用情况良好,在田间行走通过性方面明显好于乘坐式。
尽管如此,也有部分用户反映机器不适用的情况:
1)关于秧苗条件的适用性,用户有话说:
“插秧机伤苗多,秧苗素质不好漏插,深浅不一,洼地不走”
“只能用标准育秧盘育的苗才能用”
“秧苗过长后挡扞带秧,前棵秧苗叶会被二次插入泥土里。”
“秧苗不能太大”
2)关于地块条件的适用性,用户有话说:
“洼地不走”
“破碎的面积小梯田不适宜”
“泥泞地块陷车”
“田块要平整”
3)关于田间行走通过性,用户有话说:
“田边上长期大拖作业,转弯容易陷车”
3、故障发生率
本次调查中,21%的手扶式插秧机发生过故障,故障发生率相较于乘坐式插秧机来说处于较低水平。故障主要发生在栽植部分,其次为传动部分和底盘行走部分。
插秧机售后服务调查情况
从本次调查结果看,用户对插秧机产品的售后服务总体满意,满意率达到90%。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包括【售后维修响应慢】【三包外配件难买或很贵】【服务承诺未兑现】【售后人员态度差】【联系不上厂家或经销商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