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聚焦两会|政协委员龚建东:提升北方优势林果冻害防御能力
作者:刘强 胡馨予      发布时间:2024-04-01      浏览量:72

聚焦两会|政协委员龚建东:提升北方优势林果冻害防御能力

72次

近年来,经济林果已经成为助推乡村振兴、富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,我国北方无霜期延长导致经济林果开花期提前,而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,使经济林果花期霜冻害风险加大、损失加剧,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果园绝收,霜冻害成为制约林果产业发展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龚建东建议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不断提升北方优势林果冻害防御能力。

目前我国林果气象服务相对薄弱,霜冻的监测主要依赖自动气象站资料,但受局地下垫面性质、地形、植被等因素影响,自动气象站并不能代表局地和果园小气候状况,不能及时、实时动态监测霜冻灾害情况。对此,龚建东建议,加强林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,优化、补充北方林果气象观测网点,加强林果气象服务技术研究,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林果冻害风险评估,不断提升精细化林果霜冻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

“北方霜冻防灾技术较落后、基础设施较薄弱,传统的熏烟、覆盖、灌水等方法对于持续时间较长、降温幅度较大的霜冻灾害防御效果不佳。”龚建东指出,工程防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,成本高、技术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因素。

龚建东建议,要加强林果防霜冻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体系建设。通过加强农业农村、林业、气象等部门间合作,建立多部门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和部门联动机制,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,并培育和引进具有较高抗寒耐寒的林果品种,切实提升灾前、灾中、灾后预测监测以及防灾救灾能力。

龚建东表示,目前北方林果种植区内的农业保险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,缺乏完善的霜冻灾害保险产品、规范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和法制化的监管保障机制等,造成果农自愿投保比例低、灾害损失赔偿不理想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意愿不强等。对此,建议强化政策性林果业灾害保险,将北方各省特色优势林果逐步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,并积极探索以天气保险指数为形式的产品类型,开发适合多灾种、多品类的政策性林果保险产品,健全气象灾害损失分担机制,逐步实现全体果农参与保险,保障果农经济收入。
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刘强 实习生 胡馨予

近年来,经济林果已经成为助推乡村振兴、富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,我国北方无霜期延长导致经济林果开花期提前,而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,使经济林果花期霜冻害风险加大、损失加剧,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果园绝收,霜冻害成为制约林果产业发展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龚建东建议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不断提升北方优势林果冻害防御能力。

目前我国林果气象服务相对薄弱,霜冻的监测主要依赖自动气象站资料,但受局地下垫面性质、地形、植被等因素影响,自动气象站并不能代表局地和果园小气候状况,不能及时、实时动态监测霜冻灾害情况。对此,龚建东建议,加强林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,优化、补充北方林果气象观测网点,加强林果气象服务技术研究,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林果冻害风险评估,不断提升精细化林果霜冻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

“北方霜冻防灾技术较落后、基础设施较薄弱,传统的熏烟、覆盖、灌水等方法对于持续时间较长、降温幅度较大的霜冻灾害防御效果不佳。”龚建东指出,工程防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,成本高、技术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因素。

龚建东建议,要加强林果防霜冻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体系建设。通过加强农业农村、林业、气象等部门间合作,建立多部门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和部门联动机制,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,并培育和引进具有较高抗寒耐寒的林果品种,切实提升灾前、灾中、灾后预测监测以及防灾救灾能力。

龚建东表示,目前北方林果种植区内的农业保险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,缺乏完善的霜冻灾害保险产品、规范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和法制化的监管保障机制等,造成果农自愿投保比例低、灾害损失赔偿不理想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意愿不强等。对此,建议强化政策性林果业灾害保险,将北方各省特色优势林果逐步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,并积极探索以天气保险指数为形式的产品类型,开发适合多灾种、多品类的政策性林果保险产品,健全气象灾害损失分担机制,逐步实现全体果农参与保险,保障果农经济收入。
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刘强 实习生 胡馨予

发布日期:2024-04-01 作者:刘强 胡馨予